德成按:活在當下的老當铺(知行港澳)
导赏員阿荣在遮羞板前先容。苏 宁摄
這里曾是澳門最富贵的“CBD”(中心商務區),今天是访澳旅客必到的“手信街”。只是很少有人注重到人流如織的新马路上,這座不起眼的灰色三层小楼上那“德成按”三個字象征着甚麼。但若跟上了年数的澳門人提起“老寺库”,他们必定會想到昔時這間申明煊赫的澳家世一寺库。
古老行業的兴衰升沉
按照史料记录,澳門的寺库早在清代就已呈現。上世纪三四十年月典當行業在澳門敏捷成长。港澳的典當業全盛時代可以分為“當”、“按”和“押”三種,此中以“當”的谋划資金及范围最大、最雄厚,“按”则次之,“押”的資金最小。現在“當”已消散多時,固然“押”的利錢最高、周期最短,但典質物品所得的款项較多,是以成為赌徒或急需現款的人士常常帮衬的处所。
澳門的典當業與打赌業痛痒相關,寺库集中在富贵而靠近赌場的地域。赌場均為24小時業務。又由于赌客多数来自香港,因此一些寺库還设了“澳門押,香港取”的出格谋划方法,只要主顾请求,便有專人送到邻埠的押店讓客人赎物。
時至本日,澳門陌头看到的典當行,常常是赌場周邊開设的“押”,其谋划方法和范围與曩昔比拟,已產生了庞大扭转。
百大哥店的宿世此生
德成按始建于1917年,座落于富贵的新马路上,由巨贾高可宁、黄孔山耗資3.6亿两白銀開设。全部德成按由4栋修建物组合而成,别离是當楼、貨楼、錢庄和商店。它以富衡錢庄為中間,三层高确當楼建在街角,後面是高達22米状似碉楼的七层貨楼,貨楼和寺库之間有一条长长的窄道,别名“小巷”,起到防火的感化。
寺库的柜台高屋建瓴,告貸者必要举起典質品才能递進窗口,故欢迎員称為“朝奉”,也叫“二叔公”、掌柜。在大門與柜台間有一木板称為“遮羞板”,成果有二美白牙膏推薦,:一来避免路人看到有损客人颜面,二来避免歹人看到宝贵物品起意作歹。柜台里有“票台”和“折貨床”以举行交代手续。
那時的寺库不但是應付一時之需,并且具备現代銀行保险箱的本能機能。有錢人家的宝贵物瘦身產品推薦,品亦會放在這里保管,寺库则按照物件本身的價值收取得當的用度。而寺库收物并无門坎,不管是甚麼工具只要有几分價值便可當几分。
上世纪70年月末至80年月,澳門經济起头快速成长,人们的糊口程度不竭提高,銀行業的鼓起及一些新式押店的應運而生,大大地影响了旧式的典當業。是以很多旧式寺库接踵毕業,“德成按”就是此中的一個缩影。
1993年,這座曾是澳門最大的寺库宣布毕業。
穿越汗青留下萍踪
德成按毕業後一向空置,及至彰化外送茶,2000年後,業主成心将其出售改建。這時候澳門當局自動與業主联系,最後约定當局出資140萬澳門元举行修缮,修缮後确當楼底层和貨楼作為典當業展現馆,其他层及相邻的富衡錢庄,则交由業主利用,如今是包括“金庸藏书楼”在内的“文化會馆”之地点。2003年3月21日,典當業展現馆正式開放,香港聞名作家治療跟腱炎,金庸、專栏作家蔡澜等出席了揭幕典礼。
记者花5澳門元買票後走進了這座已“富丽回身”10多年的老寺库。一進門,迎面就是高達1.7米的柜台,柜台上的铁栅栏直抵天花板,摆布各開了一個窗口别离处置“當”、“赎”营業,主顾必需踮着脚、仰着头才能将要典質的物件递進窗口。
經修复日本酵素產品,後的德成按彻底保存了原貌,門窗雕花﹑螺旋楼梯﹑中庭采光等内部修建气概仍然。狭长的票台、貨架、用具、印章、當票、账簿、旧照片等,讓走進来的人恍如回到那遥遠動荡的年月。
受益于官、民、商三方互助成长的立异模式,這栋本来面對撤除的老字号,現在成為独具澳門特点的游览景点。2004年,德成按修复项目荣获结合國教科文组織亚太文化遗產庇护奖声誉奖。2010年,德成按被“一成不變”地复制到了上海世博會最好都會实践區。
今天,這座保留无缺的老寺库仍然悄然默默地耸立在本来的位置,穿越近百年的汗青,向人们诉说它曾的風景和故事。
頁:
[1]